广东省高等教育教育考试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课程代码:07492)考试大纲 目 录 Ⅰ 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的要求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农村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 农业基本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 农村合同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 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 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 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的要求 农村政策法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等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考试者对我国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农村政策法规这门课程设置的宗旨是: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农村与农民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国家颁布的最新农业与农村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我国最新的农村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现状,在借鉴国外农村立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政策与法规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农村政策与法规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详加阐述。本课程内容共分九章,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政策与法规概述、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农业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农村合同法律制度、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农村政策与法规要求相结合的特色。因此,在教材设计和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考者比较广泛、系统地理解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在农村经济与管理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政策与法规方面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营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次重点章为:第三章、第九章;一般章为:第七章。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我国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能运用农村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农村面临的政策与法规问题,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 农村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实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正确理解实施农村政策的影响因素,正确掌握推行农村政策的方法与措施,借鉴国外农业立法的启示以及展望我国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实施农村政策影响因素及正确推行农村政策的方法与措施,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农村政策概述 (一)重要概念的界定 (二)农村政策的概念 (三)农村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第二节 农业法规概述 (一)农业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与范围 (二)国外农业立法 (三)我国农业立法 第三节 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 (一)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联系性 (二)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主要区别 (三)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辩证运用的统一 三、考核知识点 1、农村政策的概念、特点 2、农村政策的发展阶段与影响因素 3、农村政策实施取得的经验与启示 4、农业法规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5、国外农业立法的启示与借鉴 6、我国现有农业产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7、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农村政策、农业法规、农村政策实施的概念。 领会:农村政策特点;农村政策实施的特点;农村政策延续的三层含义;农村政策的发展阶段;影响农村政策实施的因素;农村政策实施的方法;农业法的调整对象;农业法的调整范围。 简单应用:农村政策调整与延续的关系;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综合应用:农村政策实施取得的经验与启示;我国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欧美农业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现有农业产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围绕着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八个一号文件所确立的主题,主要包括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进行专题分析,探讨其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意义、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政策的实施等问题。重点掌握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政策意义以及政策解读,其难点在于对于一号文件政策的解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政策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一)2004年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 (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义 (三)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规定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五)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二)2005年一号文件出台背景 (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义 (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领域 (五)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 (六)财政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机制 第三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二)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 (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五)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第四节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 三、考核知识点 1、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背景、意义以及措施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背景、意义、重点领域 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 4、加大统筹城乡发展背景、战略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 领会:提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背景与意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背景与意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领域;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与具体内容;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与战略意义;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简单应用: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点。 综合应用:财政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机制;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 第三章 农业基本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我国《农业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法,本章就着重介绍其规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投入与支持及农民权益保护等农业基本法律制度。本章重点是《农业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法律制度、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具体措施、《农业法》对农民权益的保护等。难点是对农业法律关系、农业“产中”环节涉及的各项制度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业法概述 (一)《农业法》立法的必要性 (二)《农业法》的立法目的 (三)《农业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四)《农业法》的适用范围 (五)《农业法》的基本内容 (六)农业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含义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法律制度 (一)农业生产法律制度概述 (二)农业生产扶持的政策与法规 (三)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法规 (四)农业发展规划的法律制度 (五)农业基本建设的政策与法规 (六)农业生产资料的政策与法规 (七)农业生产保障措施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的法律制度 (一)农产品流通调节机制 (二)农产品流通主体 (三)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第五节 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农业投入的法律制度 (二)农业支持保护的法律制度 第六节 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农业法》对农民权益的保护 (二)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三)农村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 三、考核知识点 1、农业法立法的必要性、目的 2、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3、农业生产的法律制度 4、农产品流通的法律制度 5、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的法律制度 6、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生产的政策与法规、农业投入、土地承包权、农民工、政府委托收购制度、保护价收购制度、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制度、农产品储备调节制度、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概念。 领会:《农业法》的立法必要性、目的;《农业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与主要内容;国家 对乡镇企业的扶持措施;国家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职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政策与法规;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农业发展规划的法律制度;农业基本建设的政策与法规;我国农产品流通的调节机制;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主要内容;农业投入的特征与来源;禁止“四乱”;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的内容。 简单应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法律制度;农业生产资料的政策与法规;国家对农产品购销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 综合应用:农业生产保障措施的法律制度;增加农业投入的措施;农业支持保护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 第四章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素。本章重点在于农村土地的范围、权属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的形式以及农村土地纠纷等问题,其难点在于正确区别家庭承包以及其他方式土地承包,应对土地纠纷时正确选择解决的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概述 (一)农村土地的界定 (二)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 (三)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 (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第三节 农村土地纠纷 (一)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 (二)农村土地纠纷的特点 (三)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 三、考核知识点 1、农村土地法律制度 2、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 3、农村土地纠纷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用地、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家庭承包的概念。 领会: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土地所有权的特性;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分类;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特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农业承包经营权应包括内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农村土地承包方式;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农村土地纠纷的特点;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 简单应用:农村土地使用权行使时的限制;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综合应用:土地承包合同的内容;土地承包的其他方式。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设立和登记、成员、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合并、分立及解散、扶持政策、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进行了分析。难点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组织机构设置以及财务管理涉及的各项制度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概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的意义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与登记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与组织机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 第四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特点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内容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第五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立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解散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清算 三、考核知识点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概述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与登记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与组织机构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5、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民专业合作社、附加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的概念。 领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的原则;《农业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与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条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表决的一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目标与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的特点、形式与程序;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立的方式与程序;农民专业合作社解散的情形;清算的程序。 简单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的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的职权;成员代表大会的性质。 综合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第六章 农村合同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分析了合同的基本理论,包括合同的概念和分类、合同的订立与履行、合同的效力、无效合同、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与终止、合同的管理与纠纷处理、违反合同的责任等。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有名合同的基本特征。其中,合同订立时的要约和承诺、合同履行的规则和抗辩权、合同的效力、违约责任是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一)农村合同的概念 (二)农村合同的种类 (三)农村合同的种类 (四)农村合同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农村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一)农村合同的订立 (二)合同的履行 (三)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四)合同的保全 (五)合同的担保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一)有效合同 (二)可撤销合同 (三)效力待定合同 第四节 无效合同 (一)无效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与终止 (一)合同的变更 (二)合同的转让 (三)合同的解除 (四)合同的终止 第六节 合同的管理与纠纷处理 (一)农村合同的管理机关 (二)农村合同纠纷的处理 第七节 违反合同的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 (二)、违约责任 第八节 有名合同 (一)买卖合同 (二)赠与合同 (三)借款合同 (四)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 (五)租赁合同 (六)融资租赁合同 (七)承揽合同 (八)建设工程合同 (九)运输合同 (十)技术合同 (十一)保管合同 (十二)仓储合同 (十三)委托合同 (十四)行纪合同 (十五)居间合同 三、考核知识点 1、合同法 2、农村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3、合同的效力 4、无效合同 5、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与终止 6、合同的管理与纠纷处理 7、违反合同的责任 8、有名合同 四、考核要求 识记:合同、农村合同、农村合同的订立、承诺、合同的履行、消灭的抗辩权、延缓的抗辩权、要约、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有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无效合同、合同的变更、合同解除、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的概念。 领会:合同法律特征;农村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的种类;我国农村合同的种类;与基本原则;合同债权保全的措施;担保方式;有效合同必须具备的生效要件;可撤销合同一般具有的特征;可撤销合同的类型;撤销权的行使;合同的转让的类型;合同解除的类型;合同的终止;农村合同的管理机关;农村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须具备的要件;违约行为的形式;买卖合同的特征;赠与合同的特征;借款合同的分类与特征。 简单应用:合同的保全;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的担保;无效合同的的确认。 综合应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与借款合同的应用。 第七章 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分析了我国有关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与规则,具体了解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和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重点掌握如何保护和有效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以提高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制观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一)农业资源概述 (二)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三)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农业土地资源概念和保护的意义 (二)耕地占用审批制度 (三)耕地保护制度 第三节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立法 第四节 渔业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渔业资源保护及其立法 (二)渔业资源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水的概念及其功能 (二)水法的概念 (三)水法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草原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草原资源及其立法 (二)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一)野生动物保护法 (二)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法 (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 1、农业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2、农业土地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3、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四、考核要求 识记:农业土地资源、耕地占用审批的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保养制度、土保持制度、防沙治沙制度、广义的农业资源、狭义的农业资源、水、水法的概念。 领会:农业土地资源保护的意义;耕地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管理体制;耕地保养制度的具体内容;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水法的主要内容;用水管理制度。 简单应用:按不同的原则,可把农业资源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我国农业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的原则。 综合应用:如何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的落实;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第八章 村民自治法律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理念,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实现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实现村民自治的基本途径,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村民自治制度概述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途径 (三)村民自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 (一)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特点 (二)村民委员会的基本任务 (三)村委会的设立和组成 (四)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原则 (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和任期 (三)村民选举委员会 (四)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五)村民登记 (六)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 (七)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程序和民主评议程序 (八)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后果 第四节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一)村民会议的组成和召集 (二)村民会议的表决 (三)村民会议的职权 (四)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事项 (五)村民代表会议 第五节 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 (一)村务公开制度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村务公开的内容 (三)村务公开的时间 (四)对违反村务公开制度的行为的查处 (五)村务监督 三、考核知识点 1、村民自治制度概述 2、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能 3、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4、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5、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 四、考核要求 识记:村民自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村民的选举权、村民的被选举权、村民登记、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制度的概念。 领会: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村民自治的基本途径与特点;村民委员会的特点;村民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村委会的设立、组成与职能;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原则;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与任期;村民选举委员会的职责;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程序;民主评议程序;村民会议的组成、召集、表决与职权;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事项;设立村民代表会议的条件;村务公开的内容与时间;对违反村务公开制度的行为的查处;村务监督机构的组成、村务监督机构的职责。 简单应用:村务公开制度的意义;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村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当具备的条件;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后果。 综合应用:如何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九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其它原因面临生活困难的农民,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的制度种类较多,包括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模式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六)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权利 第二节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一)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概述 (二)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 (三)农村医疗救助的方式 (四)农村医疗救助的范围 (五)农村医疗救助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六)农村医疗救助基金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 (四)新农保基金 (五)养老金待遇 (六)相关制度衔接 第四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第五节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一)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概述 (二)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 (三)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标准和形式 (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 (五)农村五保资格的审批和管理 (六)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七)违反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法律责任 三、考核知识点 1、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四、考核要求 识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概念。 领会: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特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模式与组织管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权利;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方式与范围;农村医疗救助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来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与参保范围;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养老金待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与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内容、标准和形式;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来源;农村五保资格的审批和管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 简单应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商业性医疗保险的区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机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 综合应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意义;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伴随着农村经济与管理活动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管理遇到各种政策与法规方面问题,掌握相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是农村财务会计与审计专业(专科)、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专科)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加考课程,是深入学习乡镇企业管理与农村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基础。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既要考核知识,又要考核能力。因此,在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本大纲所列出的考核点,在自学中注意各知识点、基本原理的比较、综合和归纳,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要注意分析实际问题。 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每章先概述全篇的自学要求、考试内容,然后列出本章的考核知识点,再对考核知识点提出不同认识能力层次要求。本大纲各章规定的自学要求、考核知识及考核知识点的知识细目都是考试内容。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与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农村政策与法规》,周建华、陈亚平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四、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本课程内容涉及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区别,有的章节具有相对独立性。首先,自学应考者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学会主要的分析方法和必要的思维方法。其次,要认识各章之间的联系,第一章为学习后面各章打下了理论基础,后面各章的学习又能加深自学者对全书内容的理解。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做到抓住重点,照顾一般,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农村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应用方法,通过学习有助于自学者在今后的农业或农村经济管理实践中,为经济决策服务。因此,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不能死记政策或法规条文,要掌握农村政策与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条件或范围,否则不可能学懂学透,运用起来也不可能得心应手。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课程所阐明的内容是根据我国最新的农村政策与法规,借鉴国外农村立法经验,阐述了我国农村立法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农村政策与法规的联系与区别。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农村政策与农业法规之间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联系,它们共同发挥作用,保证我国农村经济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自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把课程的内容同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领会教材的内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社会助学 社会助学是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环节。助学的质量对自学考试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助学的作用,我们认为: 1.社会助学应以辅助自学者全面系统地掌握指定教材内容为宗旨,同时在助学过程中,帮助自学者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2.社会助学要帮助自学者正确对待教材内容的重点和一般的关系,不能采取只抓几个重点问题而忽视其余的片面做法。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3.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提高自学者的识记、领会及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考试命题,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大纲所列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考核目标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考核目标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5、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类型是( )。 A.统分结合型 B.集中经营型 C.农业经营型 D.分散经营型 二、多项选择题 1.农村政策实施的特点( )。 A.具体性 B.灵活性 C.综合性 D.目标的统一性和途径的多样性 E.阶段性和连续性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划线部分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 1.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首先是生产资料的扶持。 ( ) 四、简答题 1.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五、综合分析题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领域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